教师发展研究

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我的专业成长手记

作者: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日期:2013-11-19
 
       现今的时代是一个写书与出书都非常容易的年代,粗制滥造的书比比皆是。然而,由宁波出版社出版的《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我的专业成长手记》一书,却非常难得地体现出一种价值追求与意义追问。
  
  也许,如果每一个年轻教师在职业生涯的开头都能有如此的追求与追问,他的教育人生必定会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特质。这大概就是年轻的刘波出道不久就显示出风头正劲而又后续力非常雄强的原因。
  
  理所当然,这是一本由年轻教师写给他的年轻同行们看的书,这本书会让年轻教师发现自己。当然,这本书还会让年轻人提醒自己,当同龄人具备了相当的实力之后,当其中的某一个同龄人远远地超出自己之后,你应该怎么办?
  
  其实,更多的人明白,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因此,这其实是一个没有边缘的时代。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事业中,除了自己,其他任何人都无法将你挤到边缘地带。即便你是一门边缘学科的教师,如刘波,执教的只是一个在学校学科教学中地位与作用都远远无法与主科相提并论的边缘学科——心理健康教育。然而,只要内心足够强大,找准自己的位置,树立起自己的价值标杆,明确自身的意义追求,那么,同样能做出令人感佩的业绩。
  
  这本书主要提供了一个教师成长的案例,回答了一个普通教师可以走多远、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成长的问题。
  
  而这本书的七个部分,还有着方**的意义。
  
  刘波从浙江大学教育系毕业后,一直在基层学校工作,至今已有十多年。从默默无闻的普通教师到学校的教科室主任,从一名新手教师到成长为研究型教师。他在这本书里呈现出了自己的教育行走历程,写到了他教育人生中的际遇,交代了这些教育际遇对他的再造与重塑,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盘托出,以真诚的交流和丰富、生动的故事,描画出一个青年教师成长的轨迹。我相信,这种带着一个青年教师成长深切体验与成功经验的著作,会给广大青年教师带来更多的启发。
  
  刘波在书中为自己进行了定位:一个草根研究的践行者、专业报刊的博览者、专家学者的追随者、教育热点的关注者、网络时代的弄潮儿、心怀感恩的有心人”……在多数人为自己的身份倍感焦虑时,年轻的刘波为自己作出了准确的身份定位。正因如此,刘波迅速地在事业中成长起来,从而很快完成了他作为教师到从事教育科研的领跑者的华丽转型。
  
  这一点其实非常重要。我们常常讲,人要知道自己所从何来,又所向何去。这对学校文化发展、对个人专业成长都是极其重要的。不明了这一点,人就会迷失自己。
  
  所以,刘波的书从这个角度给了我们很多人一种启发:只有这样的坚定与坚守,一个普通的教师才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名师。
  
  也因此,刘波这本书对教师职业的可能性作了描述与展望。
  
  而可能性也是对教师专业发展可以走多远的最好的回答。
  
  这里的价值与意义,毋须多言,便能让人们深刻地体察到。
  
  不仅如此,刘波的意义还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
  
  刘波于2001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系教育管理专业,20018月进入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工作,一直担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现在,刘波是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教科室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A级教师,镇海区教科所**教科员。由于科研上的成绩与影响,刘波现在是多家教育媒体的特约撰稿人、通讯员和主持人。他的成长历程,被国内几个非常有影响的教育报刊作了专题报道。
  
  笔者从2007年开始关注刘波,并在当年的《教师博览》封二人物隆重推出心海导航者刘波。当年,刘波是12封二人物中最为年轻的一位。在那段时间的接触中,我与刘波虽未谋面,但是刘波给我的感觉是,他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心理健康教育,他热爱我们的教育事业。
  
  刘波的丰富就在这里得到显示,刘波只是一个刚刚走出大学校门没有多长时间、也绝什么其他背景的年轻后生,身处应试教育甚嚣尘上、当代教育畸型发展的逼仄空间,对年轻教师的成长无疑都构成了极大的不利。然而,这些不利的成长元素,竟然在刘波这里隐遁无形了。刘波从容地超越了这一切。之所以可以形成超越,热爱,是其中可能最为重要的原因。刘波给出了一个非常简单却又非常重要的教育公式:只要热爱,就能成长。
  
  在我看来,这是一本写给学校管理者看的书,会让他们发现,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成长得非常优秀,而学校的管理其实可以大大地简约,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上管理好教师、引导好教师,教育管理的使命便完成了一大半。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用扬鞭自奋蹄。这是一本写给老教师们看的书,这本书会让老教师们发现年轻的自己,发现指导青年教师的路径。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会让老教师发现当年的不足,发现后来者的一路追赶的身影。
  
  应该说,刘波提供的方**意义还是全方位的。像《在草根研究中起航》、《五年磨出一篇好文章》、《课堂中蕴藏着丰富的研究资源》、《变等米下锅找米下锅》等文章,为读者的写作与写作的准备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至于像《北京高峰论坛让我站得更高》、《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新成果》、《在聚焦课堂中落实科学质量观》则又在写作意识与教育思想的形成上,给我们以启发与思考。无一例外,刘波与很多名家一样,同样强调读书的重要意义,但是,刘波的新思维却超越了很多人。在谈到网络的时候,刘波意识到网络是一种教育资源,《把博客作为知识管理的金管家》、《不妨加入几个专业群》等文章,我们不能仅仅看成是一个作者对网络资源的利用,这是一个青年教师对网络时代的教育思考,是对网络这样一种教育开放系统的前瞻性把控。
  
  网络资源与网络教育凸显了教育的开放性的同时,也显示了另一种背景下的教育公平性与选择性。网络对教育资源的放大,对教育优质资源的整合,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真正做到与时俱进,让网络真正走进我们的教育,可能并没有多少人有这方面的意识。而刘波利用超级智慧群期刊网博客贴吧等网际空间,以自己和一大批教育工作者的网际教育行走,告诉了人们,网络同样可以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与空间。大而言之,网络也可以是学校,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毕竟,网络是一个纷繁芜杂之所,当代教师最需要的是培养自身的网络素养与信息素养。刘波在这本书里给出了何谓网络素养、何谓信息素养的最佳答案。
  
  《浙江教育报·教师周刊》吴志翔主编在序言《草根研究亦精彩》一文中说:这本书没有那些炫人耳目的花哨玩意儿,有的只是朴实如泥的诚恳和认真;也不刻意追求所谓的理论高度,它们只是贴着地面在飞。我深以为然。
  
  也就是说,这是一本接地的好书。
  
  而教育与教学,只有接通了地气,才是鲜活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也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教育。
  
  教育大视野书系刘波《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我的专业成长手记》宁波出版社出版